查看原文
其他

2015-2016年中国对外投资回顾与展望

2016-04-12 中国贸促会 中国贸促

2015年,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的背景下,我国经济稳步进入新常态。在政府努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和鼓励对外投资创新政策的推动下,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对外直接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我国进一步夯实对外投资大国地位。

一、2015年中国对外投资概况

我国对外投资已实现13年连续增长,年均增幅高达33.6%。截至2015年末,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首次超过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0102亿美元。其中,八成分布在发展中国家,两成分布在发达国家。对外投资区域呈全球化分布式集中的特点。


图1.2015年1月至12月中国对外投资流量(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根据商务部网站数据绘制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2015世界投资报告》的数据,我国对外投资流量连续三年位列全球国家(地区)第3位(见图2),存量位居世界第8位。


图2. 2014年中国与全球主要国家(地区)流量对比(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根据《201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公布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数据和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2015世界投资报告》公布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数据绘制

我国“走出去”政策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以中国化工集团、万达集团、紫光集团为代表的中国企业积极把握全球经济曲折复苏中的机遇,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和全球资源配置,不断优化“中国制造”产业链海外布局,稳步实施国际化战略。


图3. 2014年中国与全球主要国家(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存量

资料来源:根据《201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公布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数据和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2015世界投资报告》公布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数据绘制

二、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新挑战

(一)基础设施和国际产能领域的行业标准、技术资质互认困难

我国虽已发布《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5-2017)》,并积极与欧盟、新加坡等国家就货物通关实施“经认证的经营者”互认安排,但在我国企业具有比较优势的基础设施工程、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领域,中国标准、技术资质仍得不到国际认可。

(二)国企与民企并购重组难

我国企业主要通过并购方式在国内外快速配置资源。虽然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等政策规定,但在执行中,由于受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审批制度和地方保护主义影响,同一行业内不同产业链环节上的企业在合并重组过程中,国企与民企相互之间的并购需经过多部门审批协调,流程复杂,不确定性因素较多,耗时过长。

(三)海外并购、国际工程承包融资模式效率低

我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开展海外并购、国际工程承包的信用风险较大。另一方面,中国银行业风险控制能力较弱,国内银行融资模式仍以支持“绿地投资”为主,尚未升级为重点服务国际产业重组和国际工程承包。国内银行在实际操作中不接受并购标的企业的股权质押,企业需用自身信用做担保,导致并购融资环节多,成本高于国际标准。

(四)境外国际招投标困难多

由于竞争日趋激烈,国外基础设施等大型项目招标方会通过指定标准、缩短投标时间、要求提供各类公证文件等方式设置隐性障碍。

企业认为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中国企业作为总承包商,在设计和施工环节有优势,但对于招标方指定标准的国外设备,由于缺乏合适的境外国际采购平台,只能从当地的经销商购买高价设备,难以控制成本。二是由于当地没有中资银行或当地中资银行不能转开各类银行保函和配合完成尽职调查,中国企业准备标书时间较长。三是由于投标公证文件需从国内不同部门获得,手续繁琐,投标效率较低。

三、相关建议

(一)政府层面

1、加快承包工程和装备制造领域行业标准、技术资质互认工作

建议国家组织承包工程和装备制造业领军企业加紧翻译整理已有标准和各国适用标准,建立在线数据库,以方便企业查询。以电力超高压、高铁等新领域的中国高标准为突破口,推动企业和相关方协同向国际标准化技术机构提出申请,推动中国专利和技术标准走向世界,打破国际跨国公司在标准领域的垄断。与相关国家开展行业标准、专业技术资质互认谈判,在自贸区框架内打破技术壁垒。

2、鼓励通过并购方式打造全产业链的中国跨国公司

鼓励在同一产业内,国企和国企、国企和民企、民企和民企之间通过技术优势开展横向和纵向并购重组,增强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结合国有企业改革,鼓励企业按照市场规律,整合国内外产业资源,并购相关国内企业,打造自己主导的全球产业链。

3、创新融资模式

建议推动国内金融机构尝试基于项目公司现金流、无追索或有限追索的并购贷款和国际工程承包项目融资,同时配套提供相应的保险和担保,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海外并购的支持力度。简化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事前审批,由企业自主决策、自担风险。放宽对民企赴香港和海外开展债券融资的限制,鼓励公平竞争。借鉴民营企业在坦桑尼亚等发展中国家创办中资海外银行的经验,鼓励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在海外创办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国内企业对外投资提供有力支持。

4、建立中国企业国际招投标服务体系

借助丝路基金、中国与相关国家共同投资基金等国际融资平台,通过买方信贷等方式,与国际知名品牌设备厂家建立长期采购渠道,帮助中国企业采购价格优惠、符合国际招标项目标准的国外设备。支持国内商业银行海外设点和增加业务种类,服务中国企业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适当下放投标文件公证权限,减少不必要审核环节,帮助企业提高海外投标效率。

(二)企业层面

1、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

企业应遵守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国际标准,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其产品战略、市场战略与技术战略相结合,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部分,并转化为提升企业软实力的驱动力。

2、建立完善利益共享方沟通机制,促进透明管理

加强企业向社会公开其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意识,建立完善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保障利益共享方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建立相应的沟通机制。定期进行企业履责情况评估,促进透明化管理。

3、完善内部组织架构,提升运营效率

出海企业要积极调整和树立内部组织架构以适应自身的国际化战略,理清各组织之间的权责界面,完善规章制度,提升管理效率,从而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高效运营。

4、加强跨国文化沟通

跨国公司面对不同国家的社会背景,应该增强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意识和能力,降低因语言文化、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差异带来的运营成本,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当地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增强其归属感和凝聚力,培养其对于企业文化的认可度。

5.积极支持东道国经济发展

学习和熟悉东道国法律法规,增长合规运营意识。主动将自身商业运营与东道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结合,寻找优势互补的经济合作发展路径,推进互利双赢和可持续发展。企业应提高本地化采购比例,促进东道国供应链发展。企业可从技术入股和建立子公司形式向东道国直接进行技术转移,促进东道国经济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提高。

四、2016年中国对外投资展望

2016年,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我国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发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必将保持快速增长。

2016年影响中国对外投资的主要因素有:

(一)国际宏观形势存利好因素

首先,全球经济形势有望恢复全球投资者信心。展望2016年,美国经济复苏大势不改,内生增长动力稳定且强劲,IMF预测2016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2.84%,较2015年进一步提升0.27个百分点。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沿线国家大规模基础设施相关投资,将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此外,人民币加入SDR将增强各国对持有人民币信心,促进对外投资和便利贸易结算。

图4. “一带一路”国家引进外资流量占世界总量趋势图

资料来源:2000-201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其次,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中,国际投资和服务贸易将取代货物贸易成为主要内容,我国正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全球多双边投资协议的制定。中美BIT、中欧BIT、各类自贸区谈判均获得实质性进展,将释放新一轮开放红利,使得我国在投资高度自由化和便利化进程中,实现投资和服务贸易快速增长。

第三,跨国公司影响力持续增强,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大幅增加。根据汤森路透的数据,截至2015年12月22日,全球并购规模同比增长38%,金额达到4.6万亿美元,超过2007年4.3万亿美元峰值。

(二)国内形势推动

第一,支持企业“走出去”政策的顶层设计逐步完善。“十三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完善对外开放和海外投资的战略布局,并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国内企业继续加大对外投资力度,要求企业从资金、技术、标准、装备、服务等各个环节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提升国内企业海外竞争力,形成合作共赢的国际贸易投资新秩序。

第二,以对外投资带动贸易,加快贸易与产业结合,开展工业化伙伴合作成为推进“一带一路”的重大举措。中国高度重视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投资,已经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一体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展开广泛的合作。工业化伙伴计划的实施、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的持续推进、对外援助力度的不断加大、“一带一路”建设与自贸区的结合将促进对外投资高速增长。


图5. 2013和2014年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对外投资存量前20名国家(亿美元)

资料来源:根据《201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公布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数据的数据绘制。(“一带一路”包括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欧洲南部以及非洲东部的65个国家。其中中国香港因数字过大未显示在图中。)

第三,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强对传统行业实行减产能、兼并重组,达到调整供给结构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将给经济释放大量红利,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第四,面对严峻的贸易摩擦形势,对外投资是绕开贸易壁垒的现实选择。截至2015年12月16日,共有18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59起,美国对华发起337调查29起。

第五,随着中国跨国公司在全球价值链位置的攀升,对外投资是必然选择。未来,中国第二、三产业的比例将逐步得到优化,制造业水平提高,现代服务业长足发展,通过并购重组,产业链向高端升级。

第六,政府部门继续加大对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支持。2015年,国务院部署加快中国装备“走出去”,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出台大力推动服务业对外投资政策,发布《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积极搭建对外投资合作平台,推动境外投资便利化,落实企业和个人的对外投资主体地位。

(三)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策略

对中国企业而言,融入全球价值链和主动整合全球资源是其最大的竞争力,也是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影响力的体现(王志乐,2015)。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逐渐多元化和立体化。与原有的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的模式相比,中国企业开始加强直接对外投资,并通过吸纳第三国企业参加,开始在海外构建自己主导的全球产业链(卢进勇,2015)。

(四)区域及国别招商引资竞争

2016年,从投资区域变化来看,北美、亚太、欧洲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是主要投资目的地。根据调研显示,70%的央企在国际化方向会向“一带一路”倾斜,这预示着今后几年国企的海外投资还将掀起高潮。

发达国家和地区引领着技术革新和制造业回归,其市场容量大、投资环境良好将进一步吸引我国学习型、市场型投资。中国向欧洲、大洋洲和北美洲等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近年来快速增长。其中,欧洲占比略有下降,2014年达到7.9%;大洋洲也保持平稳态势,2014年达到2.9%;受益于对美国直接投资的大幅增长,北美洲占比显著上升1.2个百分点。


图6.  中国对外投资存量在欧洲、北美和大洋洲的趋势分布(%)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03-2014年度)数据绘制

中国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则开始出现分化。从世界各洲域分布上看,作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占比最高的亚洲区域,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2014年首次略有回升。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占比自2009年后总体趋于平稳,2014年略有下滑。


图7. 中国对外投资存量在亚洲、拉美和非洲的趋势分布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03-2014年度)数据绘制

为吸引中国投资,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多种投资促进措施。而另一方面,鉴于部分地区局势动荡加剧,中信保2015年版《国家风险分析报告》列出的高风险国家也值得关注

(五)国际产业链转移驱动重点产业整合

2016年,跨国并购将继续保持活跃,区域合作不断拓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农业、消费品和娱乐等行业将是中国企业投资的热点。与此同时,以技术为驱动的装备制造业也将成为国际产能合作的重点。中国的装备制造业“走出去”,除了将自身产品做好做实,还应将相关的技术、标准、应用和服务的全链条“走出去”推向国际市场,这是国际竞争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作者:杨挺、张媛,作者单位:中国贸促会发展研究部)

“中国贸促”昨日内容回顾(点击查看更多)


1、中国—斯里兰卡经贸合作介绍会成功举办

2、卢鹏起副会长出席第十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3、【投资环境】缅禁止外企投资目录,沙特投资便利化举措,巴基斯坦取消纺织品增值税等7条

4、【贸易商机】外商求购石油驳船设备、电话协助服务;求售蓝宝石单晶体培育设备

5、【招聘】中国贸促会贸易促进中心招聘进行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